中持股份

在线咨询
微信

微信扫一扫

长按二维码关注微信加好友

强强联手,成果初显 | 清华-中持联合研究中心2022年度管委会会议召开

发布时间:2022-09-24 11:21



近日,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中持水务股份有限公司中小城市环境绿色基础设施联合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2022年度管委会会议在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召开。会议听取了研究中心机构运行情况及课题研究进展汇报,并对年度工作计划进行了审议。

在中心工作的重要开局之年,双方坚持以国家重大需求和前沿技术为方向,以科学探索、技术创新和产业服务三位一体联动发展为目标,以课题项目的推动为抓手,融合各自核心优势,在多个细分领域开展合作,取得了承前启后的阶段性成果,也为后续向更多细分领域的持续延展奠定了基础。

管委会主任蒋靖坤,副主任邵凯,委员王凯军、刘艳臣、喻正昕、陈德清,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高志永以线上/线下方式出席本次会议,相关部门负责人列席会议。




路径清晰严谨,目标可控可期


管委会主任、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蒋靖坤

管委会主任蒋靖坤主持会议。蒋副院长谈到,得益于王凯军教授和整个团队对行业趋势的深刻理解、践行实施,课题的选择精准反映了国家重大需求。一年来,依托于明确的工作目标、清晰的实施节点和严谨的考核机制,中心在工作推进上进展显著,为进一步取得预期成果提供了可控、可期的实现路径。

管委会委员、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研究员王凯军

管委会委员王凯军教授表示,依托各方共同努力,中心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开端。巩固既往成果、系统推广升级,我们将对2022年中心研发计划进行系统规划、有序落实。研究工作将紧密围绕长江大保护的国家战略及中持战略南移布局,在巩固中提高、在创新中发展。

雨水溢流污染方面,继续推进城市污水溢流污染研究与示范基地建设工作,开展基于大数据的城市排水系统效能诊断策略研究;尤其强调的是,将以六安市城北污水处理厂为基地,在现有中试验证的基础上,打造国家级溢流污染控制示范基地。有机质综合处理处置方面,县域绿色基础设施研究及乡村生物质热解能源化综合利用研究持续进行。担起双碳责任,结合厂站运营提质增效需求,将系统开展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控制系统研究



工作推进有序,研发成果显著


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持股份副总经理高志永

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高志永对上一年度的工作情况进行汇报。回顾机构运行情况及课题研究进展,非常感谢清华多位老师、同学,以及中持研发人员、厂站工作人员,以清晰的目标为导向,克服种种困难,边研究、边产出、边应用、边推广,取得了预期效果,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得以显现。

自研究中心成立以来,首先强化组织建设,通过外部招聘、内部异动,迅速建立健全组织,各项工作稳扎稳打、次第开展。清华中持成立联合研究中心》👆



  • 打造标识体系,为中心宣传奠定品牌标识基础

  • 广泛开展内外部交流考察,积极推动研发进展。积极组织研究团队开展内外部交流沟通,赴相关项目厂家考察学习、储备技术产品,拓展研发思路,全力推动课题研究进展。

  • 宣传与研究同步,积极参与行业发声与互动。其中,支持中国沼气学会的《中国沼气行业双碳发展报告》完成编制并发布。


雨水溢流污染控制研究


本课题采用多效澄清技术和生物吸附多效澄清技术作为一级强化处理,生物加载强化和纳米絮凝剂提升生物处理,协同处理溢流污水,形成溢流污染就地处理、污水厂厂前超越处理、提升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的溢流污染全链条解决方案,满足合流制溢流污染处理的水质水量双要求。

  • 此外,研究中心积极主导/参与团体标准制定,雨水团标《城镇污水处理厂雨天溢流污染治理技术规范》根据30位专家意见已修改发送参编单位征求意见。

  • 7月22日,王凯军教授应邀在长江环保集团作题为“国家溢流污染控制战略探讨与实施路线图”的专题讲座。

  • 六安市城北污水处理厂溢流污染示范项目。

  • 下一阶段,溢流污染的重点工作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筹备行业溢流污染控制技术交流会;加强与行业合作研究,进一步开展溢流污染控制相关技术研究工作;打造溢流示范项目和建设研究基地;边研究边总结,梳理溢流污染控制技术体系。


乡村环境综合整治模式研究


课题核心目标是形成以“四个一”为核心的乡村环境综合整治模式,即构建一个设施、一个水塘、一个广场和一个娱乐场所。研究成果将会助力乡村环境整治,致力于在更广泛的乡村建设环境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以“四个一”模式的污水垃圾、粪污及秸秆等协同解决的示范工程,助力农村人居环境系统提升,以此为抓手,推动生态振兴、文化振兴,以点及面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


短管修复技术应用研究


通过对短管修复工艺、材料、设备、操作流程等方面的研究,建立一种快速、便捷的短管管网修复技术。修复周期短,能快速解决小管径排水管网初期破损问题,以较小的经济代价取得较好的效果,为解决目前我国所存在的排水管网运行管理问题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目前已经在任丘城区水治理利用综合工程、东阳江北水环境提升项目、六安污水管网运维项目实施应用。

在未来,现有技术成果将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探索实现修复流程的可视化、自动化;与管网资产管理相结合,形成完整的服务链条;依托管网运维项目,持续研发新型修复材料和技术,建立高效现代化的管网修复技术体系。

管委会委员、中持股份总经理喻正昕

管委会委员喻正昕以线上方式参会发言。去年中心的研发氛围非常浓厚,主要课题也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研究中心的课题方向与公司战略南移后的经营目标实现了高度契合。公司将进一步完善相关组织和人才梯队的建设,为中心更多课题的成果输出做好资源保障。

管委会副主任、中持股份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中持环保联合创始人邵凯

管委会副主任邵凯表示,把中心的产出融入到长江大保护平台上,是我们共同的期待。目前,无论是技术交流、人才培养,还是成果示范,双方都达成了宝贵的发展共识;未来将积极推动跨行业的应用推广,在技术、商业模式等方面持续创造出意义深远的价值。

会议尾声,蒋副院长对下一阶段中心工作提出了希望。他提到,中心一年来长足的发展,和双方积极推动人才配置的努力密不可分。在未来,学院继续夯实优秀导师研发引领,鼓励更多学生走上舞台,与中持的研发骨干强化联合队伍。蒋副院长希望中心的各项成果,以“搞创新、出成果、树形象”为目标,有序积累沉淀,并进行更广泛的宣传。



创新破局瓶颈,助力绿色发展

随着国家对“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的新目标新任务的进一步明确,基础设施建设逐步走向“绿色化”必将成为大势所趋。如何实现环境基础设施“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目标,将成为所有环保产业参与主体都需要直面和解决的问题。研究中心正是顺应着这样的宝贵契机而诞生,承载着使命茁壮成长。

研究中心在行业转型的关键期取得的突破,将不囿于学院和公司自身成长层面,更将成为长江大保护事业、乃至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助推力,在有的放矢、强强协同的技术探索和创新活动中,更多现实需求将会萌芽、并推动标准和政策制定,更多专业声音将为行业发声、并凝聚成着眼长远的共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双方携手的每一步进程中,智慧都将被不断凝结、经验都将被不断积累,而关于绿色基础设施的系统愿景也将被不断实现。



媒体 · 报道




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